专题五:修改病句
一、病句类型归纳
所谓病句,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错误的句子,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。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基础,病句的种类虽多,但常考的大多有以下几种。
1.语序不当
(1)词序不当。
例如: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,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.应当成为解决我国“三农”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修改:句中“发展和重视”,语序颠倒了,应改为“重视和发展”。
(2)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。
例如: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,兴奋异常,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。
修改:句中定语中心语“化石”和定语“牙齿”的位置颠倒了,应改为“牙齿化石”。
(3)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。
例如: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,村里的妇女、老人和孩子许多跑来看我们。
修改:句中的“许多”应放在“妇女、老人和孩子”前作定语,而不是放在后面作状语。
(4)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。
例如: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。
修改:句中的“广泛”应该修饰“交换”,而不是作“意见”的定语,应改为“也广泛地交换了意见”。
(5)主客倒置。
例如:那时候,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。
修改:应改为“我与报纸接触”,因为“我”为主体“报纸’为客体。
2.搭配不当
(1)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。
例如: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。
修改:句中主语是“狂风和暴雨”,谓语是“下”,可以说“下雨”,但不能说“下风”,可以改为“狂风呼呼地刮,暴雨哗哗地下”。
(2)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。
例如: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,打破了沉寂的环境。
修改:句中的谓语“打破”与宾语“环境”不搭配,可以改为“打破了环境的沉寂”。
(3)定语、状语、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。
例如: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,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。
修改:句子中的定语“坚实的”与“基础知识”不搭配,可以把“基础知识”改为“基础”。
(4)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。
例如: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。
修改:“北京”是“季节”,主宾不搭配,可以改为“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”。
(5)关联词语搭配不当。
例如:只有恪守学术道德,就会消除学术腐败,净化学术界。
修改:句子中“只有”和“就”不搭配,可以把“就会”改为“才能”。
3.成分残缺
(1)主语残缺。主要有两种情况:①介词与使令性动词连用,造成主语残缺;
②暗中更换主语,造成主语残缺。
例如:通过学习,使我提高了认识。
修改:介词“通过”与使令性动词连用使整个句子缺少了主语,所以可以把“使”字去掉让“我”作句子的主语;或者把“通过”去掉,让“学习”作句子的主语,变成“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”。
(2)谓语残缺。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,造成谓语残缺。
例如: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。
修改:句中的主语是“中国人民”,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”是一个介词结构,它只能作状语,所以句子缺少谓语,可以在“强国”后面补上“而努力奋斗”,这样句子就有谓语了。
(3)宾语残缺。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,造成宾语中心语残缺,
例如: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、2个研究所、3个生产厂,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。
修改:宾语中心语残缺。应在“生产厂”后补上“的大型企业”。
(4)定语、状语缺失或者不完整。
例如: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,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。
修改:句中的第二个“鸟类”前缺少修饰限制它的定语,可以在其前面补上“栖息的”,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更完整准确了。